上海九院张志愿跑腿预约代挂号预约帮忙挂号24小时接电话
整体集成、系统推进,让医疗更有温度市卫生健康委于今年年初启动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老年群体就医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四大类、70余项具体。例如,在完善规章制度方面,将对老年人态度、行为用语等要求写入职工手册或行为守则;有社工、者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导医、陪伴等服务;建立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在业务培训方面,开展老年医学、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学、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在就医服务方面,门急诊配备老年用品用具、轮椅平车等辅助移乘设备,方便老年患者借用;标识标牌应当醒目,大小适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常态化防控期间,对无智能手机或无法出示健康码的老年患者,配备设备(刷身份或医保卡即可展示健康码)或提供人工流行病学调查等其他健康核验方式;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和就医实际情况,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设有人工挂号及现金收费窗口,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等等。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推动老年医学发展,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和风险防范、老年综合征管理,以及老年专科护理、康复、临床事、营养、安宁疗护等服务。此外,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综上,通过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整体集成的建设标准,全面推进老年友善理念在医疗机构落地生根。
2023年医院门诊量202.16万人次,住院量16.38万人次,手术量7.89万台,化疗量17.4万人次,放疗量1.84万人,用心服务广大病患。全年质子重离子治疗出院患者1090例,开业以来累计6395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办医。通过实体化多学科门诊和病房、化肿瘤治疗、微创化外科手术、全程化病人管理等,打造单病种综合诊治中心;通过医疗数字化转型、智慧医院建设、日间手术和日间放化疗等,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统计,我院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高达71.6%,全国,比肩发达国家水平。
上海九院张志愿跑腿预约代挂号预约帮忙挂号24小时接电话
建立有效“沟通网”随着陪诊服务的兴起,陪诊人员成为了患者和医院的“中间环节”,也让医患沟通变得更加顺利,创造性地发挥陪诊人员的作用,把沟通的工作做在前面,矛盾就会消灭在萌芽状态。
患者会将病情率先告知陪诊人员,陪诊人员了解后可在患者到院就诊时起到协调作用,对于患者来说,面对医生时内心是紧张的,很多问题会一时想不起来,或者表达不准确。陪诊人员与患者事先沟通可患者的意愿能够让陪诊人员准确的传达给医生。
建立服务主体名录。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拓展服务供给,开展社区助医陪诊服务。对已经培训一定数量陪诊师(至少1名)、具备常态化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区民政应当主动向社会发布相关名单。(二)建立管理机制
4.加强工作协同。试点区门、卫健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协同合作,探索陪诊师与门诊服务台、院内服务活动之间的对接沟通机制,提供就医流程等方面的指引,为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增加便利。鼓励陪诊师加强医疗机构智能导诊、云陪诊等功能的学使用,主动熟悉院内就医流程和科室分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流畅的陪诊服务。
陪诊服务的风险防控机制
购买专业责任险(单次赔偿限额100万元)、建立服务全程录音录像系统(云端存储90天)、医疗文书双人核对制度。严格禁止行为包括:代患者做医疗决策、推销药品器械、泄露病历信息。应急处理预案涵盖:患者突发疾病(立即呼叫医护)、医患纠纷(中立调解立场)、系统故障(纸质流程备份)。2023年行业投诉数据显示,经过专业培训的陪诊员服务纠纷率仅0.7%,远低于亲属陪同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