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马雄挂号实名制-构建智慧医疗生态
个人简介
马雄,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兼任消化科常务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擅长慢性肝胆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疑难肝病的诊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曾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近2年。在Hepatology, Journal of Hepatology, Journal of Autoimmunity等国内外杂志上已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50余篇。共同主编专著《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与临床》、《难治性消化系疾病》、《消化病特色诊疗技术》等。现为《Journal of Hepatology》、《Journal of Autoimmunity》、《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中华肝脏病杂志》、《国际消化病学杂志》、《胃肠病学》、《肝脏》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报》等杂志编委。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一项,领衔上海市教委《非病毒性肝病免疫学研究创新团队》,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
奇迹并没有眷顾小陈。由于没有挂上号,他们只能放弃在协和医院看病,转战其他医院。“如果当时我认识个熟人,挂个号岂不是一个电话的事情?”小陈气愤之余,也懊恼于自己人脉不够广,没能结识到能帮上忙的熟人。
原因二:为图心理安慰。与小陈挂号难想找熟人方便看病所不同的是,王芸找熟人仅仅是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感。半年前因需做一个小手术,她找到一位与医院沾点边儿的高中同学,想通过她帮忙找个好一点的大夫。尽管她同学帮忙找到的医生告诉她,这种手术在任何一家正规的一级医院都可以做,但王芸死活不同意,就想到这位医生所在的三甲医院做。其实。记者调查中也发现,不少患者由于自身缺乏医学知识,所以一定要找个懂行的熟人才觉得靠谱。我们的网上调查则显示,有45.72%的人看病找熟人是“为了心里更踏实”。
原因三:医患信任缺失。对现行医疗体制不信任,是总计44.31%(其中24.81%选择“看病陷阱太多”,19.5%选择不信任医生的医德医术)的人看病必找熟人的原因。“每次都做那么多检查,一开就是一两个月的药,谁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在经历了几次“大处方”之苦后,严女士表示,“坚决不会找不认识的医生看病了”。和严女士持同一观点的不在少数,“花钱无数、病不见好”的遭遇让他们对医院和医生丧失了“信任”。
医生反感给熟人看病
与此同时,针对800名医生进行的调查却显示,病人认为从熟人医生那可获得更多照顾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过半数医生一视同仁。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医生对熟人病人同等对待;12%表示碍于情面可能导致不规范医疗;6%认为会影响临床发挥;认为诊疗更细心的仅占三成。从频率来看,40%的医生一周至少有一次被熟人找看病,从未被找过的医生则根本没有,这点让他们感到很无奈。
“对熟人和陌生病人,我都会一视同仁,我相信大部分医生都会这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强告诉记者,几乎每周都有熟人找他看病,多数时候他也不记得谁是谁托过来的,“不管有没有熟人相托,我都会把自己的意见、知识无保留地告诉病人,并不会因为你没有熟人,就不负责任地敷衍了事。”